保险中的隐瞒行为是指什么
- 保险
- 2023-12-12
- 70

保险业务员以故意隐瞒,欺骗的手段导致我入保,算合同欺诈吗 1、合同欺诈的概念合同欺诈是以订立合同为手段,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欺骗方法骗取公私财物的行...
保险业务员以故意隐瞒,欺骗的手段导致我入保,算合同欺诈吗
1、合同欺诈的概念合同欺诈是以订立合同为手段,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欺骗方法骗取公私财物的行为。
2、根据你的陈述,保险公司业务员的行为存在一定的欺诈性。但合同订立已经超过一年,你没有提出要求撤销和变更。现在已经无法通过法院来补救。
3、这种情况下并不算是骗保,骗保指的是消费者意图通过欺骗保险公司的方式,以获得保险金的行为才能称为是骗保。而根据题主的描述,那么该保险业务员的行为只能算是夸大宣传、误导投保。
4、这个是最常见的销售误导,你如果没有签客户回执和抄写28个字,可以告保险公司,要求协议退保。还一个办法是投诉业务员,不过业务员流动性大,一般没用。
人身险28类销售误导行为有哪些?
1、违规开发产品、挑战监管底线的行为;偏离保险本源、产品设计异化的行为;罔顾公平合理、损害消费者利益的行为;以营销为噱头、开发“奇葩”产品的行为。
2、销售误导、夸大收益等在保险业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以至于很多老百姓听到保险,第一反应就是“骗子”。
3、根据保险法的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者,是保险欺诈行为: 投保人故意虚构保险标的。如某人投保家庭财产险后,被盗微波炉一台,价值2000元,在保险公司理赔时,其家中本无电视机,却谎称家中有一台价值1万元的彩色电视机被盗,骗取保险金。
什么是恶意不保险,隐瞒保险危险而领取保险金的行为?不胜感激
(2)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对发生的保险事故编造虚假的原因或者夸大损失的程度,骗取保险金。(3)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编造未曾发生的保险事故,骗取保险金。
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故意制造保险事故的,保险人有权解除保险合同,不承担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除法律另有规定外,也不退还保险费。
寿险业:机关算尽血案连连马克思曾经说过,如果有300%的利润,就会有人铤而走险,敢冒上绞刑架的危险。
比较而言,第三种意见有可取之处,但没有指明法律所要求的“数额较大”之规定。
保险业务隐瞒保险内容怎样维权
1、通过官方渠道,与保险公司的总公司取得联系,要求重新进行审核。向保险监管部门进行投诉,请监管部门予以介入。走法律程序,向法院提交被误导、被恶意拒赔的证据,维护合法权益。
2、去保险公司协商、沟通该情况,并明确告知保险公司修改保险合同,或者退保(要求解除保险合同)。可以明确告诉保险公司其行为涉嫌销售误导,有权有理去保险监管部门投诉。期间做好维权证据收集。
3、保险业务员欺骗误导怎么办? 建议可以先去协商退保,如果不行的话就去法院申请要求解除合同。当然这个维权的过程会比较困难,毕竟误导购买保险这个事情已经发生,事后再录音在法律上面不一定被承认。
4、看你也是比较理性的人,建议和保险公司详细沟通,实话实说,就像你描述的那样。当然也要看保险公司人员的表现情况,下面人不好沟通,可以要求和领导谈,尽力争取。态度要诚恳坚定,不要有心软犹豫。很多时候就可以解决了。
5、这种情况,如果您有证据可以证明业务员确实在签订合同的过程中,隐瞒了保险合同的弊端的话,可以退保;但是您如果没有证据,也可以退保,但是退保有一定的损失。由于近年来商业保险市场比较活跃,保险合同纠纷也随之不断的增长。
什么是保险销售误导,有何表现
1、表现一:隐瞒、混淆产品信息误导消费者。故意隐瞒保险产品属性,将具有相近保险责任的产品进行混淆,或混淆保险产品和其他理财产品,侵害消费者的知情权。
2、保险公司则认为,曹先生投保已达十年,无论从投保时间还是交费年限看,投保人都有充足的时间了解保单内容。至于投保人诉说业务员有销售误导的行为并无事实依据,且保单回访成功,故无法满足投保人诉求。
3、这个发展阶段因其对利益的追逐必然导致道德沦丧、诚信缺失,所以出现三氯氰胺、苏丹红等图财害命的事件,在保险行业的表现就是销售误导。
4、保险销售误导行为是指保险销售人员提供虚假或让人误解的信息的行为,其行为将对一般人造成重大认识失误。
对投保人隐瞒与保险合同相关的重要情况有哪些
1、告知不实:在保险合同中,投保人或被保险人未能如实告知保险公司有关保险合同的重要信息,如误告或故意隐瞒事实。 不予告知:投保人或被保险人故意漏报与保险合同有关的重要情况,从而规避保险公司的责任。
2、投保人在投保时,必须将保险标的有关重要情况如实向保险人申报。
3、保险事故是指保险合同约定的保险责任范围内的事故。
本文链接:http://www.dag7.com/2492.html